医学继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回复: 0

[考试资料]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必考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5 01: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人类的环境
  1.环境系统的组成:按环境范围大小分:特定的空间环境、车间环境、居住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按环境要素忏悔分: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可再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
  2.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概念: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联系共同构成的综合体,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无生命物质(阳光、水、大气等)和分解者(细菌)。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间以食物的形式进行物质转移的关系。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新陈代谢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信息传递
  (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各个环节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转移处于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是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
  二、环境与健康
  
1.健康的概念
  (1)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2)疾病:亚健康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因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而导致,生活力降低,适应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3)健康与疾病的连续观: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是一个范围,如果以正常为健康,异常为疾病的判断标准,就可能在同一个身上并存着健康和疾病。
  2.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遗传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三、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1.环境污染的原因:自然污染(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地震、风暴以及特殊地质条件有某种化学元素的大量累积)和人为污染(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乱挖乱采地下矿藏地下水过度砍伐森林、不适当地围湖造田,开荒滥用农药化肥;交通运输动力装置排放废气及多种有害物质和噪声;社会问题如人口爆炸,城市化等)。特点:广泛性、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环境污染物可分为一次污染物(汞和二氧化硫)和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酸雨、甲基汞),二次污染物是由一次转化而成对健康的危害通常比一次污染物严重。物物富集:污染物通过食物食物链的传递逐级转移累积,造成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的作用,可使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比环境中浓度提高几倍甚至几十万倍。
  2.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损害:特异性损害(1)急性中毒:急性烟雾事件由于燃煤排出的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造成的,表现为胸闷咳嗽咽痛呼吸困难发热,严重者可死亡;光化学烟雾事件汽油燃烧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形成光化学氧化剂,出现一种淡蓝色烟雾,主要表现为眼结膜炎流泪,眼睛咽喉及胸部疼痛,可出现晕厥意识障碍;(2)慢性中毒:铅、水俣病(甲基汞中毒)痛痛病(镉中毒);(3)远期危害:即遗传效应包括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非特异性损害
  四、空气与健康
  
1.紫外线对人体的作用:色素沉着作用,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杀菌作用(波长愈短,杀菌效果愈好,长波可刺激体液及细胞免疫活性从而增强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还可促进生物氧化过程加速创伤愈合,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白细胞数目;过短的直接照射眼睛可致雪盲或电光性眼炎;直接照射皮肤可引起光照性皮炎,有过敏体质的人会引起荨麻疹浮肿丘疹水泡等过敏反应)A段色素沉着,B段红斑抗佝偻病 C段杀菌
  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二氧化硫:70%来自燃煤 ,对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致鼻炎、咽炎、支气管炎、COPD,对心血管疾病也有影响,又是促癌物质,能加强某些致癌物质的作用;氢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导致肺水肿,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中枢神经损害,慢性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光化学烟雾:有强烈的刺激性刺激眼结膜可引起流泪和红眼症,对鼻咽喉支气管及肺均有刺激,高浓度的可导致胸痛,甚至引起肺水肿;可吸入性颗粒物:含有苯并(a)芘等多环芳烃是致癌物质,使皮肤癌白内障发病增加,并可危及生物特别是海洋生物的生存
  3.室内空气污染
  (1)来源:家庭炉灶、人的活动、建筑材料及家具(氡致癌)室外大气污染
  (2)对健康的影响:致癌物污染(吸烟烟雾,氡,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苯并A芘);一氧化碳污染(心肌缺氧,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甲醛污染(眼,鼻,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对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五、生活饮用水与健康
  
1.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以防止肠道传染病寄生早病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水中应含适量的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矿物质;感官性状应无色透明,无异味不得含肉眼可见物;水量充中,使用方便,要符合无期发展的水需要量。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小于100个/ml,总大肠菌群小于3个/L,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mg/L
  2.水的净化与消毒
  (1)水的净化:沉淀(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聚合氧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和过滤。过滤的原理:阻留作用,沉淀,吸附。
  (2)水的消毒:物理和化学消毒法,目前氯化消毒法常用。影响效果因素:水的PH值偏低时杀菌效力高,PH值偏高时杀菌效力低;水温增高时杀菌作用快。常量氯化消毒法加氯=需氯量+余氯量,污染较轻的水加氯量为1-2mg/L,污染较重的为3-5,要求加氯接触30分钟后水中游离余氯应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过量法加氯量10-20mg/L,余氯达1-5mg/L,新井启用,旧井修理或淘洗,当地发生介水传染病,井水中大肠菌群值明显增高,水井被有机物或细菌严重污染,井被洪水淹没或落入异物等
  六、食物与健康
  
1.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1)食物的营养作用:热能:1g碳水化合物可产热能16.8KJ同蛋白质,1g脂肪37.7KJ。蛋白质来自肉、蛋、鱼、家禽、奶类粮食大豆及其制品,男为70克,女为65g,共有8种必需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对婴儿组氨酸为必需氨基酸,酷氨酸与胱氨酸属非必需氨基酸。脂类:中性脂肪和类脂,中性脂肪由甘油与脂肪酸组成。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粗纤维等,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总热能的55-70%。维生素:脂溶性有ADEK,水溶性B1 B2 PP C,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体内肝脏,肾,蛋黄,奶和鱼肝油,有色蔬菜和水果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缺乏可皮肤干燥,增生,角化,夜盲症;维生素D鱼肝油含,蛋黄,肝脏,鱼,缺可引起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症;VB1又称硫胺素,粮谷类、豆类、硬壳果类,其次为绿叶蔬菜、水果、牛奶和酵母,缺可引起脚气病;VB2又称核黄素,动物的肝、肾、心以及蛋黄奶蟹鳝鱼,绿色蔬菜干豆,缺可引起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皮炎及溢脂性炎等;烟酸:亦称尼克酸或维生素PP存在于动植物中瘦肉肾鱼以及酵母豆类花生和麦麸含量多,缺乏时可引起癞皮病主要表现为皮炎舌炎腹泻及周围神经炎;VC又称抗坏血酸,遇光热易分解破坏,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缺乏可引起坏血病;供给矿物质:钙、铁(肝、瘦肉和血中、海带木耳、绿色蔬菜)、锌(异食癖)
  2.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早餐25-30%,午餐40%,晚餐30-35%
  3.食品污染和腐败变质的预防
  (1)食品污染的种类、来源: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污染
  (2)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微生物污染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因素,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且大多为需氧的非致病菌,其次是真菌、酵母菌
  七、生产环境与健康
  
1.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1)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能够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2)职业性损害:职业病9类99种,有如下特点:病因明确;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多发群发性;不少职业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可以预防;诊断依据应包括职业接触史,临床检查资料,现场调查资料三方面。工作有关疾病:心理精神障碍,心血管系统疾病,溃疡病,骨骼及软组织损伤;慢性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疾病。工伤
  (3)职业病三级预防的原则: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
  2.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毒性、剂量浓度作用时间、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的联合作用;个体差异
  (2)职业中毒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以一级预防为主,消除毒物来源,降低毒物浓度、保护劳动者健康
  (3)常见职业中毒及防治:铅中毒:垂腕症、垂足症 轻度神经系统综合征,腹胀、腹陷痛、便秘、尿烘卟啉阳性或碱粒红细胞增多;中度腹绞痛(典型症状之一)贫血,感觉型多发神经炎或伸肌无力;重度 铅麻痹中毒性脑病;防治依地酸二钠钙。汞中毒:易兴奋症、汞毒性震颤、口腔炎,重度有共济运动失调等中毒性脑病表现;防治二巯基丙磺酸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苯中毒急性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枢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慢性苯中毒的早期征象,造血系统异常表现是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发生再障,甚至白血病;防治给予葡萄糖醛酸,VC、VB1B2B6B12。
  3.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致肺组织纤维化作用;感染;局部刺激,全身中毒;变态反应,致癌作用。
  (2)矽肺及其治疗: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X线影像是矽肺病理改变的重要表现:肺纹理改变、肺门,类圆形小阴影、大阴影、胸膜改变,肺气肿等,并发症主要有肺结核、肺部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常常是促使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治疗如克矽平、柠檬酸铝、汉防已甲素等。
  八、社会环境与健康
  
1.社会因素与健康
  2.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1)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概念
  (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吸烟、酗酒、吸毒、性生活紊乱、赌博
  九、医学统计方法
  
1.基本概念与基本步骤
  (1)基本概念: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进行研究的部分个体。变量:被观察对象的特征称之为观察指标如病人的性别年龄呼吸血压等,这些指标在统计学上统称为变量。误差:为测得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分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
  (2)基本步骤:设计(最关键一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统计表与统计图:普通线图:以线段升降表达事物连续性动态变化趋势的资料;直方图以直方的面积表达各组段频数或频率分布的资料;直条图以直条的长短比较相互独立的数值大小的资料;构成图多用于以面积大小表达各部分百分构成比的资料
  3.平均数与标准差
  (1)平均数:算术平均数X,几何平均数G,百分位数与中位数PX(2)标准差:4.总体均数的估计和t检验(1)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3)t检验
  5.相对数
  (1)常用相对数的种类:率、构成比、相对比(2)常用相对数指标
  6.率的抽样误差和X2检验
  (1)率的抽样误差和率的标准误(2)总体率的可信区间(3)X2检验
  题:资料何为计数资料:血型(ABOAB);医学抽样研究中的样本是指: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各种死亡原因所占的比重大小最好绘制的图形为:圆形图;表示某地90-94年肝炎病例的年龄分布宜采用直方图;表示某地95年5种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人数的比重宜采用圆形图;进行甲乙两地95年5种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比较采用直条图;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中位数;平均数是用于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集中趋势;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宜选择:四分位数间距;不属于变异指标的是:中位数;属于的是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变异系数,全距;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行性大小时所使用的指标是:标准误;描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标准吴;在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均数差别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两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某医师抽样调查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各20名15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情况。拟了解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15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是否不同,宜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为说明某医院夏秋肠道传染病在门诊病例中的比重大小,应选用的指标:构成比;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的主要指标:相对数;当样本量足够大,总体阳性率与阴性率均不接近于0和1,总体率95%的可信区间的估计公式为:P+-1。96Sp ;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小鼠,第一种剂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内死亡4只,第二种剂量照射18只,同时期内死亡5只,问这两种剂量对小鼠致死作用是否相同,可选用:X2检验;分析四格表资料时,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用边续性校正公式:1〈T〈5和n〉40;四个样本率比较,X2〉X20.01(3),可认为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反映一个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是指该测验的 信度;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X,在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均数差别的检验中,检验假设是:两总体均数相等。
  十、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1)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用途: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法
  (2)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制定调查设计方案(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计划);制定调查实施方案;正式调查;整理、分析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2.现况调查
  3.病例对照调查
  (1)概念又称回顾性研究。
  (2)OR值及其意义:O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OR大于1,称为正关联,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OR小于1减少为负关系
  4.队列调查
  (3)RR值及其意义RR大于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关联;=1无关联,小于1负关联
  5.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设置对照(空白、标准、自身、历史);盲法试验:单盲和双盲
  题:属于分析流行病学的是:病例对照研究;属描述流行病学的是:现患调查;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 计算出:患病就绪;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情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抽样调查;当怀疑某因素致病时进行该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具有该因素的人君;等距离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为:系统抽样;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定君研究又称为队列研究;从医院选取了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观察体重是否超重与糖尿病的联系,需计算的指标为:比值比;某地区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为:病死率
  十一、卫生保健
  1.初级卫生保健
  (1)含义:PHC又称基层卫生保健,是对居民实施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充分体现社会平等权力,个体家庭和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和国家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一种卫生保健服务。
  (2)主要内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及时治疗,防止病残四个方面和九项具体任务。
  2.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和内容
  (1)社区卫生服务定义:在社区范围内所进行的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健康教育等一切卫生保健工作
  (2)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特点:以基层保健为主要内容;提供综合性服务,连续性服务;进行直辖市性服务;提供可及性服务
  十二、自我保健和群体保健
  
1.自我保健 内涵(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内容(保持促进健康的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自我诊断能力、自我治疗能力、自我预防能力);方法(生理调节、心理调节、行为矫正)。
  2.群体保健
  (1)家庭保健
  (2)特殊人群保健
  十三、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健康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原则: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艺术性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
  十四、疾病发生的要素和防制
  1.疾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要素
 
  (1)致病因子(2)宿主(3)环境
  2.疾病在的人群中分布的规律
  (1)疾病分布的概念:疾病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特征人群中分布的动态变化和出现的频率
  (2)疾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
  3.疾病防制的基本措施:三级预防
  十五、传染病的防制
  1.传染病流行的概念
  (1)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已被移走或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出体外环境的病原体;所有的易感接触者从可能受到传染的最后时刻算起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而无新病例或新感染者。
  (2)流行过程:疫源地是构成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传染过程只是在个体机体内进行,而流则是一种群体现象
  (3)散发。流行:在一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水平时。暴发: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大流行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因素:新生儿人数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减少。降低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多,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多。(4)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3.传染病防制措施
  (1)预防性措施:A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毒、杀虫、灭鼠。B预防接种,我国规定的检疫传染病及期限是鼠疫6天,霍乱5天,黄热病6天
  (2)防疫措施:对传染源的措施:病人应做到早发病、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责任报告人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时间:甲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城镇于6小时,农村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机构;乙类城镇于12小时农村24小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丙类24小时内报告;接触者可采取应急接种、药物预防和检疫措施;受感染动物:有经济价值的隔离治疗,无经济价值的杀灭,患炭疽等尸体应焚烧或深埋
  十六、地方病的防制
  
1.地方病防制的概念
  (1)地方病及其分类:生物源性和地球化学性
  (2)地方病的防制原则:社会性和技术性
  2.碘缺乏病的防制
  防制原则:一级预防:向缺碘地区长期供应加碘食盐;育龄妇女在婚后和孕前注射碘油;对重点人群注射碘油或服碘油胶丸;提供多食含碘高的食物;加强碘盐的监测和监督。二级预防:开展产前诊断和先天性疾病防制性筛检;对门诊病人的非生理性单纯性甲状腺肿
  3.地方性氟病的防制
  (1)临床分型:氟斑牙(白垩型I度、着色型II度、缺损型III度),氟骨症(轻型I度腰腿和上肢大关节疼痛不红肿,轻微活动可缓解,静止时加重能从事正常劳动、中型II度上述症状加重,大关节运动受限,骨骼轻微变形,可影响劳动能力、重型III度关节活动受限加重肢体变形,肌肉萎缩,弯腰驼背,劳动能力基本丧失甚至瘫痪残废)
  (2)防制原则:一级预防(改变水源、饮水除氟、治疗氟污染控制氟危害);二级预防(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检,教育其改变膳食结构,增加钙磷和维生素的摄入,减少机体对氟的吸收,促进氟从体内排泄
  十七、食物中毒的防制
  
1.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起病急剧,潜伏期短,多呈集体爆发型。临床表现相似,多见急性胃肠炎症状。与食用某种食物有明确关系,停止食用该食物,发病即停止。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易发生在夏秋季,真菌性食物中毒因真菌的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他食物中毒无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民族之分。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制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全年皆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多;多为集体突然爆发,主要污染食品有肉鱼蛋奶及其制品,剩饭等
  (2)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畜禽肉蛋奶类及水产品,主要症状呕吐、腹泻大便呈黄绿色水样便,有恶臭,有时带脓血粘液。副溶血型弧菌食物中毒:海产鱼、虾、贝、蟹类和咸菜;腹痛频繁腹泻每天5-6次多者达20次,大便呈洗肉水样,后转为脓血粘液便,伴有恶心哎吐。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制品剩米饭糯米糕鱼和奶类及其制品;恶心剧烈反复呕吐常呈喷射状,上腹疼痛腹泻水样便。肉毒毒素中毒:自豆腐豆豉豆酱肉制品鱼制品罐头及凉拌菜等也可引起,对称性脑神经损害)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迅速排毒、对症治疗、特殊治疗
  (4)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制措施:防止污染,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毒,食前彻底加热杀灭病原体及破坏毒素
  3.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制
  (1)河豚鱼中毒:以卵巢、肝脏毒性最高。特点是发病急速而剧烈,首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后出现一系列麻痹症状。
  (2)毒蕈中毒: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精神型(副交感神经兴奋症)溶血型(黄疸、血尿、肝脾肿大)肝损伤型(肝功异常、肝萎缩、肝昏迷、甚至肝坏死)
  (3)亚硝酸盐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主要病理基础,口唇、指甲、面颊和全身皮肤青紫,胸闷、心悸、气急,常死于呼衰,美蓝与维生素C合用解毒。
  4.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1)食物中毒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现场处理:立即封存可疑食物;善后处理
  十八、恶性肿瘤的防制
  
1.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环境、生活行为、药物、病毒、遗传因素等
  2.恶性肿瘤的防制措施 三级预防
  十九、心脑血管疾病的防制
  
1.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机体因素(性别与年龄;超体重与肥胖;遗传)、疾病因素(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生活因素(吸烟、饮酒、饮食、活动)、社会心理因素(A型性格是冠心病易患因素)、气象因素、多因素的联合作用
  2.心脑血管疾病的防制措施 三级预防:一级一般人群的预防;二级高危人群预防;三级在积极治疗高血压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并定期随访预防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二十、医源性疾病的防制
  1.医源性疾病的发病因素:生物、物理、化学、医疗服务、机体五种因素
  2.医院内感染
  (1)概念:医院获得性感染指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在与医院接触中从医院获得的感染。种类:交叉感染、环境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诊疗手术、水和食物、药品及各种制剂、早媒传播。
  (3)预防和控制:医院合理布局、健全规章制度、医院内感染的监护、消毒隔离(是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之一)、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治疗、医院内感染的管理
  3.药源性疾病
  (1)概念: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用药过程中,因药物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导致机体某些组织器官产生功能性或品质性损害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分类:可预知性药源性疾病(药物作用过强型、副作用型、毒性型、继发型、撤药综合征、药物相互作用)、不可预测性、特异质性(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在使用氧化剂药物时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2)预防和控制

[color=] 
2011临床执业医师通关班招生方案 不过退费


[color=] 

[color=]点击免费试听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课程

[colo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学继教网

GMT+8, 2024-11-28 08:4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