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继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回复: 0

[考试资料] 血液系统疾病之缺铁性贫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5 00: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血液系统疾病之缺铁性贫血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整理如下:
          概述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是因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组织中缺乏可染性铁,血清铁浓度、运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典型病例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症是贫血中最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生于各年龄组,尤多见于育龄妇女及婴儿。钩虫病流行区特别多见,程度也较重。
  铁的代谢
          1.体内分布
  ①血红蛋白 占67%;②肌红蛋白 占3.5%;③酶及辅酶 少量;④贮存铁 占29%.
          2.铁的来源和吸收
  ① 来源 食物,每日摄入10mg~15mg铁。
          ② 吸收 每日吸收约1mg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胃酸和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
  3.铁的转运、利用和贮存[铁代谢的循环示意图]
          ① 转运 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
  ② 利用 主要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破坏后被释放出的铁可被重新利用。
          ③ 贮存 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内,主要以铁蛋白形式贮存(临床常用铁蛋白测定来衡量铁的贮存量)。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慢性失血
  为主要病因,见于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其他(尿血、溶血等)。
          2.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
  见于婴幼儿、妊娠及哺乳妇女、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尤其多见于偏食者。
          3.铁吸收不良
  胃大部切除后、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等疾病易致铁吸收不良。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缓急有关。患者除有一般贫血症状外,尚有与组织缺铁和含铁酶活性降低有关的症状。如患者可出现行为异常、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儿童尤其多见。部分患者(多为儿童)可有嗜食泥土、石屑、生米等异食癖。严重缺铁性贫血可致粘膜组织变化和外胚叶营养障碍,出现口炎、舌炎、萎缩性胃炎、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脱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和反甲,甚至出现吞咽困难等。归纳如下:
          ① 一般贫血表现;
  ② 缺铁特殊表现:异食癖、口炎、舌炎、皮肤及毛发干枯、反甲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① 存在缺铁的病因(同上)。
  ② 临床表现(同上)。
          ③ 实验室检查(同上)。
  ④ 铁剂治疗有效。
          2.鉴别诊断
  ① 海洋性贫血 有家族史,周围血片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多,血红蛋白增加。
          ② 慢性炎症性贫血 血清铁下降,但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增高。
  ③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较罕见,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人。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骨髓铁染色可见典型的环状铁粒幼细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学继教网

GMT+8, 2024-11-27 12:49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