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与社区护理
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病种,让病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既有利于促进病员的康复,又可减轻家庭经济和人力负担。家庭病床的建立使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大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护理要求,服务的内容也日益扩大,包括疾病普查,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医院内扩大到医院外,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医疗护理体系;家庭病床是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我国家庭病床现状
上世纪70年代起,家庭病床在我国各地已经初步建立,开始出现了专科性的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成为社区护理的主要形式。在家庭病床开设中,护士占一定比例,并担负重要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仍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未来几年,家庭病床的开展仍然是社区护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家庭病床特点与优点
1.家庭病床的特点
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为单位,服务对象是各种在家里进行治疗护理的病人。家庭病床的病种多数是慢性病和老年病。其中老年人占70%左右。对于病情复杂、严重、多变的病人仍需要到医院治疗。家庭病床不能取代医院病床。
2.家庭病床的优点
方便病人,使病人在自己家中即能得到治疗和护理。对慢性病、老年病、肿瘤病等病人建立家庭病床,可避免部分病人因住院而产生对家庭事务的牵挂,可以缓解医院床位紧张,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加快病床周转,节省住院费用,节省家属及单位因病人去医院而花费的时间、劳务负担和经济负担。家庭病床可保持治疗护理的连续性,使病人在医院外得到科学的医疗服务。
家庭病床护理对象
老、弱、幼、残、行动不便及季节性发病者;无需住院治疗的慢性病患者;经前阶段住院治疗,病情已基本稳定,可以出院继续治疗或康复休养者;诊断基本明确,需住院治疗但医院无床位的待床者;限于病情和各方面条件,只能在家进行对症治疗者。
家庭病床护理内容
包括为患者提供有关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咨询指导;对不同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修订护理方案,保证护理质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操作技术培训,传授护理方法,使患者及家属协助做好护理工作;实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及保健知识,增强社会人群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护理,促进健康恢复。
家庭病床的社会作用
1.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家庭病床的环境、设施主要由家庭提供,因而医疗费用大为节省,减轻了患者家庭、工作单位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2.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病人能在温馨的家中接受治疗,不受其它病人干扰,与亲人朝夕相处,共同度过患病的日子,饮食起居自由,消除住院的惧怕心理,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为病人就医提供方便。
对行动不便者,可同时提供医疗性和非医疗性的辅助服务。家庭病床使病人看病不出门,取药不排队,避免了一人治疗,全家跑医院的劳累。
4.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
开设家庭病床充分利用了卫生资源,缓解了住院难的矛盾,提高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家庭病床除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外,还能通过一系列手段使疾病后期需要得到医护和康复练习的病人生活自理。家庭病床这种方便、快捷、多方面的服务正是解决住院难的有效途径。
5.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护理服务。
家庭病床扩大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范围,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体现。由于家庭病床是将护理和康复服务送到家,扩大了护理服务的内涵,让护理服务面向社会,走向家庭,为社会人群提供躯体疾病治疗,生理康复和健康咨询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6.向社会传播卫生知识。
为家庭病床的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对病员和家属反复讲解该病的基本知识、病情转归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反应,教会他们观察病情变化,护理方法和自救互救要领,指导改善生活环境、膳食结构和休息方式,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健康卫生知识水平,满足了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家庭病床病员在此期间,不但自己获得了健康知识,而且直接影响着四周人群,并引导他们改善卫生状况,增强健康意识,提高防病能力。群众开始熟悉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要害,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是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釜底抽薪”之举。
7.护士社会价值的体现。
家庭病床的实施,给护理工作创造了宣传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家庭病床的工作,绝大部分需要护士去做,护士走出医院,进入家庭,逐步按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职能,用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解决病人的痛苦,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护理工作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护患交往在情感交融中进行,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来源:医学教育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