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新生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一)新生儿室条件
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立新生儿病区或在病区中设立新生儿病室。并应安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区域。病室内最好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每张病床占地面积为2.5m2,床间距离为60cm以上。规模较大的病区应设入院观察室、危重监护室、足月儿室及早产儿室,另配l~2间空房间,供临时隔离或空气消毒时轮换使用。条件许可还应设置血气分析等检查室。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在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应迅速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2.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3.保持新生儿适宜的体位,一般取右侧卧位,如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给予俯卧时,专人看护防止窒息。
4.避免随意将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三)维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应有足够的保暖措施,保暖方法有头戴帽、母体胸前怀抱、母亲“袋鼠”怀抱、热水袋、婴儿培养箱和远红外辐射床等。使用时因人而异,最好使婴儿处于适中温度的环境,“适中温度”系指能维持正常体温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此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接触婴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均应预热,以免导致传导散热。
(四)预防感染
1.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设施要求人人严格遵守,入室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每季度对工作人员做1次咽拭子培养,对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室。病室应该使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30分钟以上,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
2.脐部的处理一般在新生儿分娩后互~2分钟内结扎,遵守无菌操作,消毒处理好脐残端。同时应每天检查脐部,涂以95%乙醇,使其干燥。如有感染可用3%过氧化氢洗净后,再用3%碘现消毒,或局部使用抗生素。
3.皮肤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初步处理皮肤皱格处的血迹,擦干皮肤后给予包裹。每天沐浴1次,达到清洁皮肤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时检查皮肤粘膜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
(五)供给营养
1.喂养正常足月儿提倡早哺乳,一般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给予母亲哺乳,鼓励接需喂奶。确实无法母乳喂养者先试喂5%——10%葡萄糖水,无消化道畸形及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予配方乳。人工喂养者,奶具专用并消毒,奶流速以能连续滴出为宜。
2.磅体重定时、定磅秤,每次测定前均要调节磅秤零位点,确保测得体重的精确度。为了解营养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六)确保新生儿安全
避免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如高空台面,可能触及到的热源、电源及尖锐物品,工作人员的指甲要短而钝。
(七)健康教育
1.促进母婴感情建立目前国内外均大力提倡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因此,在母婴的情况允许下,婴儿出生后,应尽早(30分钟内)将新生儿安放在母亲身旁,进行皮肤接触、鼓励早吸吮,促进感情交流,有利于婴儿身心发育。
2.宣传育儿保健常识向家长介绍喂养(包括添加辅食)、保暖、防感染、预防接种等有关知识。
3.新生儿筛查护理人员应了解有条件对新生儿进行筛查的单位及项目,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和半乳糖症等,以便对可疑者建议去进行筛查。
来源:医学教育网
页:
[1]